物联网漏电断路器是传统漏电保护技术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,通过集成传感器、智能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,实现了对电路安全的实时监控、智能预警与远程管理,为用电安全提供了q方位保障。
物联网漏电断路器内置高精度零序互感器,可实时监测线路中的剩余电流(漏电流),当检测值超过预设阈值(如30mA)时,电磁脱扣器或电子脱扣器会立即切断电源,防止触电事故或电气火灾。其创新之处在于,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、电压传感器等,可同步监测线路温度、过压/欠压等参数,形成“漏电+过载+短路+温度”的多维度保护体系。例如,珩祥科技的电保系列产品采用4G通信技术,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,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实时查看用电状态,接收异常预警,并远程控制断路器分合闸。
一、安装前准备
工具与材料准备
备工具:螺丝刀(十字/一字)、剥线钳、电工胶布、绝缘手套、验电笔、水平仪(可选,用于固定端正)。
辅助材料:合适规格的导线(根据断路器额定电流选择,如16A用2.5mm²铜线)、膨胀螺丝(固定断路器用)。
安全检查
确认安装位置的总电源已断开,并用验电笔检测无电压,避免触电。
检查断路器外观:无破损、接线端子完好,核对额定电压(如220V)、额定电流(如16A、32A)与电路需求匹配。
二、确定安装位置
通常安装在配电箱内,需预留一定空间(上方至少10cm),方便散热和接线操作。
安装面需平整(如配电箱背板),用水平仪校准,确保断路器端正,避免歪斜导致接线受力不均。
三、固定断路器
用螺丝将断路器底座固定在安装位置(若为导轨式断路器,直接卡入配电箱内的标准导轨即可)。
固定后轻晃断路器,确认无松动,避免运行时振动影响接触。
四、接线操作(核心步骤)
物联网漏电断路器通常有输入端(L进、N进)和输出端(L出、N出),部分带PE(地线)端子,接线需严格区分“进”和“出”,不可接反。
剥线处理
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,露出铜芯约5-8mm(过长易短路,过短接触不良),去除铜芯上的氧化层。
接输入端(电源侧)
火线(L):接入断路器“L进”端子,顺时针拧紧螺丝,确保导线无松动(轻拉导线不脱落)。
零线(N):接入“N进”端子,操作同上(注意:部分断路器N端子为固定螺丝,需先松开再插入导线)。
接输出端(负载侧)
火线(L):从“L出”端子引出,连接至下游电路(如插座、灯具)的火线。
零线(N):从“N出”端子引出,连接至下游电路的零线。
地线连接(若有)
若断路器带PE端子,将地线(黄绿双色线)接入PE端子,确保接地可靠(地线需与建筑物接地系统连通)。
接线检查
再次核对:L进接火线、N进接零线,进出线方向正确,无火线与零线短接、导线裸露等情况。
五、物联网功能配置
通电激活
确认接线无误后,合上总电源,断路器指示灯(如电源灯)亮起,表明供电正常。
连接网络
蓝牙配对:部分断路器支持近距离蓝牙连接,打开手机APP(品牌专用,如“智慧电工”类),搜索设备并完成配对。
Wi-Fi配置:在APP中输入家庭Wi-Fi名称和密码,断路器接入网络后,指示灯(如网络灯)常亮或闪烁(不同品牌指示逻辑不同)。
绑定设备:将断路器与用户账号绑定,完成后可在APP中查看实时电流、漏电状态、远程分合闸等功能。
六、功能测试
漏电测试
按下断路器上的“TEST”(试验)按钮,断路器应立即跳闸(断开电路),表明漏电保护功能正常;随后手动按下“复位”按钮,断路器恢复合闸。
远程控制测试
在APP中操作“分闸”“合闸”,观察断路器是否响应,确认物联网控制功能正常。
负载测试
接入正常负载(如打开灯具、电器),APP中查看电流显示是否与实际一致,无异常发热或异响。
七、收尾工作
整理导线:将多余导线梳理整齐,避免杂乱导致短路,用扎带固定(若在配电箱内)。
关闭配电箱:盖好箱盖,确保断路器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。
记录信息:在APP中保存设备编号、安装位置等信息,便于后期维护。
